资讯> 正文

江门市创新多元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 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023-05-08 16:01:46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因素叠加影响,劳动争议案件连年上升。为大力加强预防和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江门市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切实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稳定器”作用。2020年以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共办结案件39767宗,涉及劳动者51427人,涉及金额5.9亿元,调解成功率均保持75%以上。

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相关资料图)

2020年5月,在市级层面,率先成立江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统筹指导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随后,蓬江区、新会区、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和台山市相继设立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各镇(街)设立基层调解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86个,形成覆盖全市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服务网络体系。2023年4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联合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市工商联建立了劳动争议三方联合调解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全市劳动争议多元调解体系,夯实了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基础。

方式多样、渠道多元,创新争议调解工作模式

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以调解效果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不断创新调解模式,形成了“调解方式多渠道、调解组织多样化,调解人员多元化”的调解格局。如蓬江区成立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后,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2名兼职调解员,2022年全年共办理案件1318件,成功调解率68.57%;鹤山市有效整合调解组织力量,联动该市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提供调解服务,2022年,该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现场服务共计712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1宗;台山市依托镇(街)司法服务平台开展调解工作;恩平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入驻当地“信访超市+外送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各镇(街)人社所工作人员开展调解工作;新会区和江海区则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劳动争议专业性调解服务方式,推动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努力为江门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争议调处服务。

注重学习、提升素质,加强调解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全市受聘于各级各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有682人(其中专职调解员179人、兼职调解员503人),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调解员主要由各县(市、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镇(街)人社所、综治维稳中心、镇政府、工会工作人员和企业、商(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工作人员组成。同时,加强对调解员培训,部分县(市、区)通过每月不定期举办培训宣讲模式,集中或直接深入容易发生劳动争议纠纷的企业或园区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金牌引领、标杆示范,提升劳动关系服务能力

为着力提升基层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江门市以建设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为抓手,扎实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以来,先后出台《江门市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实施方案》《江门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认定方案》,不断提高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2022年,江门在全省首创“以奖代补”深化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制定印发《江门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奖补办法》,对被认定的调解组织,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补,带动基层加大投入,有效提升了基层调解组织的服务效能。目前,全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达到9家,涵盖县(市、区)、镇(街)调解组织和企业、商(协)会调解组织,兑现基层金牌调解组织奖补资金27万元。其中,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劳动关系联处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表彰为“2022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对促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劳动争议纠纷服务效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伍惠婷 江仁轩)

关键词:

上一篇:Mysteel解读:废钢社会库存小幅回升 亏损加剧出路在何方?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资讯
  • 业界
  • 行情